以聚合物核孔膜为模板 ,利用电化学沉积方法成功地制备出α Fe纳米线阵列组装膜 .通过室温穆斯堡尔谱测量研究α Fe纳米线阵列的结构特性 ,结果表明样品中存在明显的超顺磁颗粒 ,显示了孔径对α Fe生长形态有强烈的影响
设计了一种新的微处理器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 (MCXO) ,通过对硬件和软件的精心设计 ,使其达到设计要求 .
提出了一种新的可应用于晶体管参数提取的全局寻优算法 ,简化了参数提取过程 .在该算法中 ,首次采用了一种新的方差调整方案 ,从而提高了收敛速度和精度 ,对MJE1 30 0 5晶体管进行参数提取与PSPICE模拟 ,模拟结果与器件测试结果符合较好 .
对利用熔甩法制备的Co10 Fe5Cu85样品在室温至 80 0℃范围进行了一系列的等时退火 .采用室温穆斯堡尔谱测量 ,研究了制备态和不同温度退火样品的结构和相分布变化 .研究表明 ,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 ,合金的超顺磁相先增加而后又减少 ,并在 4 50℃达到峰值 ,说明巨磁阻效应与超细微颗粒的含量密切相关
对冲击式水轮机的内部流动进行了探讨 ,着重研究了喷嘴以后的自由二相流 ,发现冲击式水轮机存在着与反击式水轮机不同的流动机理及其对应的不同比尺效应 ;并指出非定常自由流随工况变化的比尺效应对性能预测的影响 ;同时大流量区水斗切口出流的增加会引起负比尺效应明显增加
提出了用动画解析法解析冲击式水轮机非定常内部流动的方法 ,此法提供了如何将非定常流动按照时间顺序离散成动画单元 ,并通过拉格郎日法对流体质点的加速度进行积分来求出水斗内非定常流动的分布首次解析了其内部流动 .
在使用传递矩阵法进行轴系扭振特性计算以及使用振型叠加法进行扭振响应计算过程中 ,提出了叶片切向振动的影响计算方法 ,并针对某电厂 30 0MW机组轴系进行了这种影响计算分析 .
介绍了某公司的一台 35t/h煤粉锅炉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与运行 .结果表明 :改造后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不仅能达到 4 0t/h的额定蒸发量 ,而且操作性能稳定、煤种适应性广、负荷调节范围大 ,达到了节能降耗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通过对传统的两层客户 /服务器结构与三层客户 /服务器结构的工作原理与机制的分析比较 ,阐述了多层客户 /服务器结构的特点 ,揭示了传统的两层客户 /服务器结构的弊端以及三层客户 /服务器结构的优点 .同时还给出了如何实现多层客户 /服务器结构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分析了实现多层客户 /服务器结构的关键所在 .
针对关于SAT问题物理模型的一个猜想 ,得到了该猜想成立的必要条件 .然后构造出反例 ,说明该猜想是不成立的 .同时指出 ,考虑到“算法吸引区”的存在 ,这并不降低应用该物理模型求解SAT问题的良好的现实效果 .
叙述了并行分布式系统中时钟同步的重要性 ,并介绍了完成时钟同步的三种主要方法 .抽象出群机系统模型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linux系统环境下的群机系统的时钟同步模型
针对两种典型的主动数据库系统HiPAC和Starburst系统中主动规则模型的不足 ,提出主动数据库的E RG规则模型 .该模型由规则间基本时序关系导出控制结构 ,形成高层次的主动规则 ,既支持C A规则的并发执行 ,又易于规范规则集的行为特性 .同时给出由规则间基本时序关系导出S,Y与P的关系 ,并保证时间语义无损的转换算法 .
根据软件测试实践 ,结合相关研究成果 ,总结出一个简单实用的软件测试过程框架 ,同时强调采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测试方法 ,且融入测试步骤中 .最后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并对软件可靠性进行了评估 .
以三峡工程散装水泥 /粉煤灰调运为背景 ,论述了实施集装箱管理支持系统的必要性 ,并在分析集装箱管理业务基础上提出了专用集装箱管理系统的设计框架 .然后着重讨论了其中的关键问题 .最后给出了系统的实施路线
阐述了自适应队结构的一般性概念 ,并以“空中阻击计划”为例 ,讨论了C2队的自适应模式、冗余结构、递补优先关联矩阵和队结构模式的Petri网分析方法
建立了机载激光水下目标探测中的卵形螺旋线扫描系统的数学模型 ,提出了点阵均匀性优化方案 .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实验测试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指出把卵形螺旋线扫描系统叫做椭圆扫描系统是不正确的 .
利用计算机计算薄膜在反射率极值法监控的镀膜系统上淀积时监控片反射率的实时变化并模拟薄膜的实际淀积过程 ,得出设计膜系在一定制备工艺条件下所获得成膜的膜系结构 ,根据模拟结果计算的光学特性曲线与实际淀积出的成膜实测值相吻合
提出了基于微测热辐射计的 32 0× 2 4 0凝视型非致冷红外热像仪的系统设计方法 ,指出了设计 32 0×2 4 0凝视型非致冷红外热像仪的关键 ,为研制出国内第一台 32 0× 2 4 0凝视型非致冷红外热像仪打下了基础
对一种利用非相干光源的频谱幅度进行编码的光学码分多址 (OCDMA)通信系统进行了研究 ,相对于以前提出的基于超短光脉冲的时域编码OCDMA通信系统而言 ,不但能充分利用光纤的带宽 ,而且可以降低系统的成本 .此外 ,对光源的频谱形状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
研究了一种可扩展的IP交换机输出排队模块 .该模块采用输出排队 ,在引入较小的硬件开销下 ,使丢失率达到要求 .通过采用 32路并行的输入方法 ,大为降低存储器读写速度 ,一般的存储器即可满足要求
首次提出用新型等效源法求解轴对称非线性静磁场问题 .由于新型等效源法产生的场量分布可用级数形式表示 ,因此在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迭代过程中只需对磁导率 μ进行曲面拟合 ,这将节省内存、减少CPU时间、提高计算效率
介绍了Mitsubishi的A2USCPU型PLC与基于Windows 95操作系统的上位计算机之间的串行通信程序设计方法 ,以及在编程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新的照明线数据通信方法 ,载波信号通过锁相环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然后通过匹配检测的方法还原出原代码 ,用单片机实现了匹配检测的快速算法
探讨了在BOM构造中常用的层次码方法存在的缺陷 ,提出了用指针代码构造BOM的新方法 ,并详细介绍该方法的算法、结构及设计
提出了两种结构BOM的转换模型 ,并给出了基于SQL的算法 ,该算法已在实际系统中得到应用
提出一种强多项式算法 .该算法将反最短线路问题转化为一种多物资循环流问题 ,因此可以用Tardos方法来解这类问题
对基于顾客化大量生产模式下的产品投产计划模型的算法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最优算法 ,优化了产品循环期 ,实现了计划平准化 ,满足了市场多样化需求 .并在理论上推导和证明了混流生产线上加工机器的空闲时间的计算公式
利用小波变换对受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反应进行了分析和计算 ,并利用能量分配关系清楚地分析了各频段范围地震输入分量对结构反应的作用程度 .通过算例分析知道 ,小波变换可以对提取的任意频率范围的输入进行动力分析 ,较传统傅里叶变换有明显优点
运用无网格法模拟受压岩体中裂纹的粘接、滑移和张开行为 ,计算了翼形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 ,并对单裂纹和双裂纹的扩展进行了分析模拟 .数值结果表明了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
用 7种单一溶剂浸取红豆杉细胞中的紫杉醇 ,研究表明 ,甲醇有最好的浸取效果 ,紫杉醇含量占细胞干重的 0 .0 331 5% ,在 2 3种混合溶剂中 ,CH3COOC2 H5/C2 H5OH ,CH3COCH3/CH3OH ,CH3COCH3/C2 H5OH ,CH3OH/CHCl3 浸取效果最好 ,其紫杉醇含量占细胞干重分别为 0 .0 51 66% ,0 .0 4 92 3 % ,0 .0 4 2 76% ,0 .0 3981 % .
分析磁粒在界面的磁场力 ,建立切削力数学模型 ,研究磁粒切削过程中材料的去除规律 .以平面磁粒光整加工为例 ,通过单因素法实验分析填充率、粒径及磁极形状对去除量的影响 ,并对磁场力进行模拟测量 .实验结果与理论解析相吻合
提出一种对多个B样条曲面光滑重建的分步拟合的算法 ,并通过对一个鼠标的例子进行重建给出了计算结果 .说明新的拟合算法既能够处理大量的测量点 ,又能够提高重建速度 ,很好地解决多个曲面的光滑重建问题
面向智能制造中加工信息在语义层次的信息集成 ,构造一个基于包容模型的加工过程监督控制系统 ,利用NC特征实时生成加工过程的传感配置策略、实时控制策略与故障消除策略 ,并以在立式加工中心上的平面铣削为例 ,说明利用切入切出与正常切削这样的NC特征对加工过程进行监督控制
提出了用于抽象描述数控加工工艺信息的NC特征概念 ,使特征的概念贯穿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 ,形成特征工艺链 ;并讨论基于知识的NC特征的自动创成方法
在研究广义插值基础上 ,导出了一种缩短计算过程、减少计算量的有效途径 ,并经复杂结构的实例计算证明可靠 ,从而在理论和方法上彻底消除了应用障碍
研究了夹层矩形板的非线性动力屈曲问题 ,基于Reissner假设和Hamilton原理下的夹层矩形板的非线性运动控制方程 ,应用伽辽金方法和双参数摄动法确定四边简支夹层矩形板在纵向简谐载荷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不稳定区的边界 ,并对影响动力稳定性的若干因素进行探讨 .
针对非线性延迟系统构造了一类并行预校算法 ,给出其算法的局部误差估计 ,数值实验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且具一定的可比性
针对中立型微分方程给出了一类数值算法 ,并得出了其算法新的渐近稳定性充要条件 .数值实验表明该算法对于中立方程是有效的
利用电声相互作用哈密顿量的一般形式求出电子 LO声子相互作用哈密顿量二次项的具体形式 ,然后将求得的新哈密顿量应用于磁场中的三维极化子问题 ,运用二阶RSPT微扰方法求得极化子基态和第一激发态的能量修正
以热浸镀方法制备了渗铝钢 .通过静态腐蚀失重实验 ,极化曲线测量 ,交流阻抗图谱测试以及电子探针微观分析对渗铝钢在H2 S NaCl H2 O体系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 ,并对腐蚀机理进行了一些探索 .实验结果表明 :由于表面氧化膜 ,富铝层和中间合金化层的存在 ,使得渗铝钢在H2 S NaCl H2 O体系中的平均腐蚀速率比碳钢低两到三个数量级 ;体系中存在的Cl-对渗铝钢表面氧化膜有破坏作用 ,易诱发点蚀 .在渗铝钢合金化层中越远离碳钢基体的中间相铝含量越高 ,对H2 S的抗蚀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