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过刊浏览目录信息

目录信息


第29卷,第7期
刊出日期:2001年07月
  • 李凡,卢安,蔡立晶
    指出了采用Vague集进行多目标模糊决策的现有计分函数的不足 ;根据Vague集的性质提出了一种新的计分函数 ;该计分函数和Vague集所具有的“投票模型”属性是完全一致的 ,并将其扩展到加权的形式 ,从而使该方法具有更好的通用性 ,所得结果也更符合人的直觉 .
  • 王彩芬,葛建华,屈劲,杨世勇
    以带盲密文的可验证加密作为基础 ,构造了一种新的带有半可信第三方的非否认协议 ,该协议是第一个使用半可信第三方的非否认协议 ,它有效地避免了参与各方否认曾经传输或曾经收到一个特定消息 ;不仅保证了不可否认性 ,而且不破坏协议的公平性 .由于使用的是半可信第三方 ,从而协议更实用 .
  • 谭支鹏
    运用Petri网工具对工作流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描述 ,并结合MIS系统开发的实际 ,对工作流技术在MIS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Petri网分析 .最后给出了工作流的管理和控制模式以及分布式MIS系统中工作流技术的实现形式 .实践证明 ,工作流技术既有助于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又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
  • 曹化工,魏末平
    为了满足工作流管理系统中对适应性能力的要求 ,对企业工作流管理系统中变化的来源进行了分析 ,并对其有关流程定义方面的变化进行了具体的讨论 ,运用版本管理技术 ,对工作流模版进行相应的管理 ,并引入工作流实例的概念 ,从而部分地解决了工作流在流程定义方面的变化 .
  • 张秋文,王乘,张勇传,刘吉平
    探讨了数字城市的基本概念 ,论述了数字城市的多层次系统构成以及空间网络结构体系 .指出在系统构成上 ,数字城市可划分为基础层、专题层和综合层等多层次结构 ;在空间框架上 ,数字城市可采取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网络体系结构 .地理信息系统、遥感、虚拟现实、网络和多媒体及数据库等多种技术的高度集成与应用 ,是实现数字城市的关键 .
  • 周黎,杨定邦
    研究了数据访问引擎、通用报表、通用查询、备份恢复方案等财务软件中的关键技术 .通过编写数据类实现了前台对后台数据的灵活方便的操纵 ;记录和复现报表中的每一个要素 ,实现了输出报表的灵活设计 ;采用SQL语句的组合实现了对后台数据的任意查询 ;应用SQLServer的BCP命令实现了对后台数据的可控性非常强的备份和恢复 .
  • 黄旭
    针对新的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系统提出的新要求 ,设计了一个按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 ,全面运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框架 .它是一个能实现多元化报告、采用联机实时操作、主动获取与主动提供相结合的人机交互式的信息使用综合体 .研究结果表明 ,本系统可以满足各类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提供充足、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 .
  • 叶天放,苏秋根
    针对现有的固定资产折旧模型均未完整地考虑由于物价变动、技术进步等因素对固定资产代偿的影响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科学简便的固定资产完全代偿模型 ,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 ,这是一种代偿完全、负担均衡、操作较简单的固定资产代偿模型 .
  • 黎志成,周宏,胡斌
    探讨了电子商务下分销模式的变化 ,分析了基于Agent的几种电子商务交易方式 ,并对网络分销方式的类型进行了研究 .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智能代理技术在网络分销管理中的应用 ,提出了分销管理智能代理技术的结构模型 ,并对其工作原理和主要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
  • 林健,张国刚
    利用作业成本对顾客所消耗的企业资源的核算 ,结合顾客的收入贡献 ,计算顾客获利性 .提出了一系列判断顾客获利性的相关指标及其计算公式 ,利用计算结果对顾客获利性和企业盈利状况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 ,并用它指导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和战略决策 .
  • 孙玉芬,陈学广
    按商品的购买特征、形式特征对商品进行分类 ,建立商品分类概念模型 .以此模型为基础 ,结合商品的市场环境 ,分析了各类商品的电子商务可行性 ,探讨企业现阶段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对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以及开展电子商务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
  • 石柯,李培根
    分析了敏捷制造单元调度问题的特点 ,以构造的基于多Agent技术的控制系统为基础 ,提出了采用分布式人工智能和协同式求解策略来解决敏捷制造单元调度问题 ,采用合同网技术与启发式规则相结合的方法 ,把传统的集中的和自上而下的求解过程转化为分布的和自下而上的求解过程 ,保证能够有效地解决敏捷制造单元的调度问题 .
  • 刘心雄,陈和平
    针对大型复杂分布式应用软件系统———企业应用的功能要求 ,提出了一个基于中间件技术的企业应用框架模型 ,列举了在该模型基础上基于CORBA与COM +两个中间件产品的应用实例 ,分析了COM +与COR BA两种实现方法的优缺点 ,提出了对于不同领域的企业应用选择中间件技术的依据和实现方法的建议 .
  • 何智勇,刘心雄,陈和平
    描述了基于Web的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方式 ;分析了逻辑上分为三层的体系结构 ;重点分析了以组件体系为基础的中间层 ;研究了如何构造这个组件体系和所采用的关键技术 ;探讨了网络数据库设计在集成中的特点和服务组件的开发 .针对某电力工业局的信息管理系统 ,论述了系统集成的过程 .
  • 阳佳,宾鸿赞
    针对FASS分形扫描路径只能填充正方形区域的限制 ,提出通过判别参数化表示的任意边界与FASS曲线的交点来实现任意边界薄层FASS分形曲线的裁剪 .为此根据分形曲线的递归特性研究出求交的相应算法 ,并在分形曲线的遍历中确立判别交点的规则 ,使扫描线在轮廓边界内走FASS曲线 ,从而为在数控系统实现分形扫描任意轮廓的薄层提供依据 .
  • 杨练根,郭军,谢铁邦,谢峰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傅科刀口法的数字伺服聚焦式位移传感器 ,分析了其基本原理、结构与数字伺服控制系统的主要构成 .传感器采用基于离散参数自学习的增量型自整定PID控制算法 ,测量中通过能量信号来判断光点位置 ,且通过推理算法结合应用准则从知识库中重新确定PID系数 .对标准粗糙度样板的检测证明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精度 .
  • 汪建晓,孟光
    实验研究了一种剪切式磁流变液阻尼器在转子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实验发现 ,磁流变液阻尼器的刚度和阻尼随施加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支承在磁流变液阻尼器上的转子系统的振幅在亚临界区及临界转速处随施加的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减小 ,而在超临界区则随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系统的临界转速随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升高 .通过简单的开关控制 ,可使转子的振动在全转速区内达到最小 .
  • 毛学农,吴昌林,吴新生
    对计算机软件水流速度测量数据处理进行了研究 ,分析比较了单测点处理算法、多测点串行处理算法及多测点并行处理算法 ,指出在多测点情况下 ,多点并行同步测量算法可满足多点实时测量要求与经济性要求 .讨论了Windows环境下流速测量软件的实现及优化方法 ,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多测点并行处理算法的优越性 .
  • 蒋炎坤,钟毅芳,罗马吉,陈国华
    运用网格分块生成与整体集成方法 ,提出了复杂动力机械系统内流场三维流动计算网格自动生成模型 ,并以K1 0 0摩托车发动机扫排气系统为对象 ,实现了换气过程瞬态数值模拟动态网格的自动生成 .数值计算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用于复杂机械系统内流场三维瞬态流动的数值计算 .
  • 刘刚,尹文生,宗志坚,陶建华
    讨论了基于齐次矩阵的机构运动学统一建模方法 ,提出了广义构件树的概念 ,有助于实现设计平台和仿真平台融为一体 ,定义了构件变换矩阵的概念 ,并以此为基础推导了相应的运动学统一方程 ,分析了仿真系统的主要流程 .最后通过一个实例 ,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
  • 王瑞靖,易建军,胡于进,夏定权
    提出用功率流模型来分析多轴越野车的传动系统 ,建立了传动系统各主要部件模型以及整车传动系统的功率流模型 ,并给出了求解算法 .该算法使得传动系统各部件参数能合理匹配 ,充分利用发动机功率 ,从而提高了整车性能 ,同时也为越野车的整车动力学模型、传动系统模型和控制模型的集成表示打下良好基础 .
  • 王俊国,赵金,谢庆国,万淑芸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经过矩阵变换、降低维数以提取故障信息的主要特征 ,实现对机车柴油机燃烧性能故障的诊断分析 ;通过实例说明 ,在有用信息量损失较小的前提下 ,该方法可以提炼故障信息而不影响分析结果 ,是解决多变量高维复杂系统简便有效的一种统计识别方法 .
  • 吴建康,李安峰
    采用有限元法解雷诺方程 ,研究了双向人字槽液体润滑止推轴承的承载力、轴向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 ,并与相同参数下正转、反转的单向人字槽止推轴承进行比较 .计算结果表明 ,双向人字槽止推轴承的承载力、轴向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稍差于正转时的单向人字槽轴承 ,但优于反转时的单向人字槽轴承 .在合理的设计参数范围内 ,通过优化 ,双向人字槽液体润滑止推轴承可以得到良好的动力性能 ,在变向转动工况下 ,其动力特性变化不大 .
  • 毛宽民,陈吉红,唐小琦,师汉民
    应用高斯光束传输通过光学系统的激光参数变化规律 ,研究了激光三维内割技术由于透明材料的光学折射特性而引起的误差原因 ,并得出了该误差的补偿算法 .试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它可以极大提高激光三维内割技术的加工精度 ,使得激光三维内割技术可以用于微型制造、考古、零件原型制造等领域 .
  • 谢琼,许振鄂
    建立激光加热三维温度场计算模型 ,绘制空间温度分布色温图 ,重点研究高斯分布的激光束移动速度、功率密度、光斑尺寸对空间温度场分布形态的影响 ;模拟显示激光热处理相变硬化带形状 ,分析相变硬化深度和宽度 .结果表明温度场色温图可以直观地分析硬化状态 ,而且光束移动速度、功率密度和光斑尺寸不同 ,色温图的形态也不同 .
  • 赖建军,王新兵,丘军林,余建华
    建立了空心阴极放电的二维自洽理论模型 ,通过阴极面上的电场、离子流和离子密度沿阴极截面的空间分布分析了放电中的阴极溅射问题 .研究发现空心阴极溅射型离子激光器中不均匀阴极溅射的现象来源于阴极面附近的电场、离子流和离子密度的不均匀分布 .从理论上模拟并解释了实验观察到的阴极表面溅射一个或多个凹坑的现象 .
  • 聂彦,赵振声,何华辉
    介绍了一种崭新的制备多晶铁纤维的方法———磁场引导羰基热分解法 ,并从羰基分解和磁场诱导原理出发 ,分析了羰基铁颗粒特有的洋葱结构的形成及其在磁场作用下相互连接 ,最终长成纤维的过程 .在此理论基础上 ,设计出一套纤维生长装置 ,并成功地制备出微米级铁纤维 .实验结果表明 :此法能够批量制得形貌均匀 ,长径比可调的高质量多晶铁纤维 .
  • 杨灿,徐重阳,刘政林
    针对视频点播的业务特性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多点广播的视频显示差速同步控制策略 ,并给出基本的实现算法 .它综合了VOD的交互性 (异步启动和VCR控制 )、QoS、系统资源和网络带宽等因素 .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等待延时 ,自动调节系统并发流的数目 ,从而提高系统资源和网络带宽利用率 .算法分析和模拟实验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 鲍鸿,黄心汉
    基于LMS自适应预估理论 ,结合多层前馈神经网络 ,提出Smith预估网络模型 .采用LMS算法 ,推导出单变量Smith预估器参数的在线辨识算法 .并将单变量的在线辨识算法推广到多变量系统 ,提出多变量Smith预估网络模型和纯滞后时间τ及静态增益A的在线辨识算法 .对多种模型、多种预估失配的情况进行仿真实验 ,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辨识有效性和广泛的适应性 .
  • 蒋洪波,胡适耕,刘群峰,侯战友
    在生育成本与效用函数均取一般形式的假定下 ,运用动态最优化的方法导出一个人口增长模型 ,并对此模型进行了均衡分析与动态分析 ,所描述的经济系统通常存在稳态点 ,并具有鞍轨型的稳定增长路径 ,且系统的性质和所给的参数有一定的联系 ,所得结果对人口增长过程的长期规律有合理的解释 .
  • 梁贵云,曹力,吴大进,游敬云
    研究了由O U加性噪声驱动的平方双稳势系统 .首先将系统的朗之万方程扩大维数 ,然后作变量代换 ,最后进行拟合成平方双稳势 ,从而精确计算出系统的定态几率分布及二阶矩 .揭示了噪声强度对定态几率分布的影响 ,指出定态几率分布对关联时间τ不敏感 .研究还发现二阶矩随噪声强度的变化曲线存在一个极小值 .
  • 王国强,章平,邹勇,刘祖黎
    通过对纳米和非纳米铁氧体 (磁粉 )在导电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吸收特性影响的对比实验 ,发现纳米磁粉更有利于复合物对微波的吸收 .并对纳米磁粉含量与复合物电磁参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纳米复合物的吸波效果优于非纳米复合物 ,当纳米磁粉与导电聚合物质量分数为 2 0 %时 ,可改善电磁参数 ,增强吸波效果 .
  • 李天匀,唐山
    把车流模拟为流动的线噪声源 ,利用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交通流模型 .提出的特征线算法解决了差分数值格式对初始条件和畅流速度等的制约 ,以及信号灯控制下的流场分布和噪声预报问题 .计算结果与有关实测数据的对比表明本文方法是准确可靠的 .
  • 韩军,程俊峰,姚斌,曾汉才
    根据总尺寸不变多孔固体与气体反应机理 ,综合考虑气体与固体之间的化学反应和物理扩散对吸附的影响 ,建立了高岭土吸附重金属蒸气的通用模型 ,重点研究吸附剂对重金属的吸附分布规律 ,结果表明吸附剂颗粒尺寸对化学反应速率和转化率有很大影响 ,小颗粒吸附剂的化学反应速率相对要大 ,且在相等的时间内吸附剂的转化率相对要高 .
  • 黄建春,李光正,莫乃榕
    以油-水为工质 ,对进口水平、出口垂直向上的 90°弯管内油 水乳状液局部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弯管内径 4 5mm ,弯曲半径 3 0 0mm .在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较为准确地判别出了油 水乳状液在整个实验范围内的流动流型 ,提出了油 水乳状液流过弯管的局部阻力计算公式 .结果表明 ,计算值和实验值符合良好 .
  • 樊建平,章建军,陈传尧
    以弹塑性有限元基本方程为基础 ,引入等效应变并采用与弹性损伤模量相关的塑性流动法则 ,得到对称弹塑性损伤刚度矩阵 .根据损伤应变能释放率与损伤变量的对偶关系 ,提出损伤耗散势的幂率形式 ,导出了损伤演化规律 .将此理论方法用于圆盘的深拉延数值分析 ,给出由损伤所引起的材料性能退化对冲头力的影响 ,得到损伤演化规律 .
  • 蒋红斐,詹振炎
    对一般形状影响域中对角线可交换性进行了研究 ,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算法 ,提出了一种强行嵌入约束边的算法 ,算法首先在影响域中搜索与约束边不相交的对角线 ,然后用这些对角线去剖分影响域 ,因此具有原理简单和运算速度快的特点 .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
  • 黄艳,李惠强
    针对悬臂支护结构的可靠度问题 ,引入了模拟生物进化的遗传算法并对其进行了改进 ,克服了传统方法容易陷入局部优化值的缺点 .将优化方法和可靠性理论有机结合 ,使可靠性指标的求解问题转化为约束条件下目标函数的极小值的优化问题 .运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一工程实例中的悬臂支护结构进行了可靠度计算与分析 .实例验证了利用遗传算法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性 .
  • 卫军,赵红京
    针对国内混凝土的收缩、徐变估算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 ,对干燥地区混凝土徐变系数及收缩变形的估算体系进行了研究 ,并建立了相应的估算模型 .经比较 ,计算值与相关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由此表明 ,所建立的估算体系适用于干燥地区的混凝土变形计算 ,可满足工程实用需要 ,也为规范的修订提供了依据 .
  • 戴智华,李惠强
    结合国内最大室内足球场 1 4 4m× 2 0 4m大跨度空间桁架屋盖施工 ,研究解决了施工中大跨梁、柱组合式空间支撑胎架、桁架分段高空拼装误差控制、高空低温多风环境焊接质量保障、焊接残余变形控制、结构支撑胎架卸载同步控制等技术难点 ,使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为类似大跨度空间结构施工积累了一定经验 .
  • 周伟,李惠强
    针对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桩底沉渣影响桩基承载力的问题 ,探求在武汉长江Ⅰ级阶地特殊地质条件下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合适工艺参数 ,并进行了压浆和非压浆桩的静荷载对比试验 ,在提高承载能力和控制沉降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 ,为该地区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应用取得了实证资料 .
4 2024
主 管:教育部
主 办:华中科技大学
主 编:李元元
刊 号:ISSN 1671-4512
    CN 42-1658/N
邮 发:国内 38-9
    国外 M 487
联系我们
地址:武汉市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
邮编:430074
电话:027-87543916
   027-87544294
邮箱:hgxbs@mail.hust.edu.cn
网址:xb.hust.edu.cn
微信:hustxbs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