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过刊浏览目录信息

目录信息


第29卷,第11期
刊出日期:2001年11月
  • 曾小伟,陈吉红,向华
    以Petri网的关联矩阵为基础 ,提出了求解Petri网的S不变量和T不变量的算法 .以关联矩阵为基础构造求解矩阵 ,对所构造的求解矩阵进行初等线性行变换和列变换将相应的行元素和列元素变为零 ,并在变换后的矩阵中提取S不变量和T不变量 .算法实现了在一个矩阵中通过初等线性变换就可以得到Petri网的S不变量和T不变量
  • 熊良才,史铁林,杨叔子
    针对不同状态下齿轮的振动信号具有不同的高斯性和对称性的特点 ,利用三阶累积量的性质 ,对双谱分析用于齿轮故障诊断的方法和物理意义进行了研究 .采用双谱估计的直接算法 ,给出了正常、裂纹和断齿三种不同状态的齿轮信号的双谱的等高线图 ,成功地对三种不同状态的齿轮进行了鉴别 .同时 ,利用上述双谱中的一个“对角切片”Bx(ω ,ω)将齿轮信号进行分离 ,发现不同状态下“对角切片”Bx(ω ,ω)的谱线分布具有不同特点 ,进而实现了不同状态齿轮的自动识别
  • 张新宝,李柱,谢铁邦,赵斌
    研究了一种基于共外光路双频激光光外差原理的 1nm级表面粗糙度的测量系统 .从理论上论证了测量系统的原理和测量精度 ,并用实验结果证明了测量系统的分辨率 .此测量系统没有测量基准误差 ,对测量环境要求不特别苛刻 ,适用于精密或超精密表面形貌的轮廓测量
  • 张洁,刘世平,汪宇,李培根
    分析了敏捷制造模式下车间生产的组织方式 ,提出了分层、分散、协调的车间控制结构 .应用多Agent理论和分布式对象技术 ,构造了基于多Agent的车间控制系统的集成框架 .确定了系统中各Agent的功能 ,以及相互之间的通信与协作关系 ,使得各Agent相互协作 ,产生一个敏捷的、自治的并支持全局优化的车间控制系统 .
  • 高磊,王启付,石绘
    研究了分布式大规模定制环境下的产品配置过程 ,实现了在分布式产品数据管理 (PDM )系统中以产品模型为中心来组织数据 ,以及基于知识库和规则的产品配置过程
  • 李孟清,陈志祥
    在分析并给出了全面的层次结构指标体系之后 ,提出了盟员和供货商质量综合评价的分层模糊评价法 .讨论了分层模糊评价法的具体算法步骤 ,并举例检验了算法的可行性 .
  • 汤懿芬,罗云峰
    研究了内部收益率与修正内部收益率的一致性 .通过对基准折现率、内部收益率和修正内部收益率相互关系的分析 ,探讨内部收益率法与修正内部收益率法的一致性条件 ,证明无论基准折现率为多少 ,内部收益率法与修正内部收益率法在判断项目的取舍时 ,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 ,即两者具有一致性 ,与基准折现率的取值无关 .还对基准折现率的确定原则进行了探讨
  • 徐章艳,李凡,刘学照
    给出了基于Fuzzy集的相似度量的定义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Fuzzy集的相似度量方法 .解释了这种新的相似度量的含义和来源 ,并认为这种新的定义在智能系统的近似推理中是十分有用的
  • 王忠,陈海清
    分析了事件服务基于CORBA的松耦合、异步多点通信的特点 .指出了CORBA事件服务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优越性 ,并对支持事件服务的推与拉方式、提供事件的生产者、消费者、以及为生产者与消费者提供连接的事件通道及相互间关系进行讨论 .同时 ,针对开发股票价格监控系统中无类型事件服务的实现框架与步骤进行了说明
  • 余祥宣,黄正波
    对已发布的信息进行跟踪控制 ,是网络信息发布中一类新的安全需求 .针对这种需求 ,提出了一种基于专用客户端软件、加密技术、封装技术和RBAC的安全解决方案 ,对临时授权的情况进行了研究 ,并对系统实现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
  • 何大华,陈传波
    提出了三角形的两种放置动作———贴合动作和粘靠动作 ,在此基础上按照最小损伤策略设计了求解单位等边三角形Packing问题的最小损伤法 .计算结果表明 ,该算法具有较高的速度和完整度 ,以此算法为基础 ,可能为更具现实意义的多边形Packing问题找到一个高效的求解算法
  • 陈传波,何大华
    提出了三角形Packing问题中的两类放置动作———完全嵌入动作和孤立动作 ,证明了这两类放置动作是当前格局下的无损放置动作 ,并从可计算性角度提出了零自由度孤立动作的概念 ,为三角形Packing问题的局部优化提供了一个客观标准
  • 陈传波,陈南平
    通过对各种数字签名算法与代理签名算法的比较 ,提出一种适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基于代理签名的数字认证 (数字签名 )方案 .把数字签名和信息加密过程逻辑地合并 ,极大降低计算复杂性 .并把对无线通信网中多个接收方的签名加密的巨大计算量转移到授权代理 ,从而满足无线通信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还分析了该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指出该方案可用于现在应用广泛的在线交易系统和构筑网络安全服务协议
  • 周功业,刘彤,王建,谢长生
    通过在多进程中引入信号灯机制 ,提出了基于多处理器硬件环境下并行优化处理模型 ,实现多个处理器的并发操作以及对临界资源的合理调度和使用 ,从整体上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 .对并行优化模型的执行效率进行了分析 ,将该模型运用到高速光盘驱动器固件的设计中 ,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
  • 周功业,王建,刘彤,谢长生
    采用动态自适应技术来根据光盘质量对主轴转速作自适应的调整 ,以最佳的速度读取光盘数据 ,有利于数据的顺利读取和保护光头组件 .相应地针对光盘反射信号的质量提出了一种间接评估数据质量的方法 ,设计了基于光盘质量的动态自适应技术 ,并应用于高速光盘驱动器伺服控制系统中 .
  • 崔国华,刘刚
    提出了一种多代理的开放式入侵检测体系结构 ,叙述了该系统的优点和实现的功能 ,定义了代理之间通信的消息结构 ,分析了代理之间的消息协作 .对消息警报级别的定义同时考虑到了入侵的潜在危险性、可移植性和连续性 ,有利于降低误报率
  • 刘科,韩宗芬,卢毅军,金海
    针对分布式计算和集群服务器的架构提出一种分布式微入侵检测系统结构 .该结构将M IDS(Micro IntrusionDetectionSystem)分布在受保护子网内所有节点机上 ,各个节点的M IDS不仅可以独立检测直接入侵 ,而且可以和中心处理节点合作检测协同入侵 .为了使入侵检测系统在具有误用检测优点的同时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 ,引入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误用检测技术
  • 许弘雷,许晓东,付莉红
    分析了H .3 2 0和H .3 2 3等协议 ,根据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需要设计一个基于IP的远程视频系统 ,将实时教学和非实时教学融为一体 ,增强了视频教室的功能 ,满足了各种教学的需要 ,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实现方案
  • 吴庆,王永骥
    以非线性系统模糊模型为基础 ,提出了一种基于l∞ 范数性能指标的预测控制方法 .证明了当子线性模型闭环稳定时 ,基于模糊模型的l∞ 预测控制系统是闭环稳定的 .将此方法用于连续反应搅拌釜 (CSTR)中和过程 pH值控制的仿真试验 ,结果表明其综合控制性能优于基于二次性能指标的预测控制方法 .
  • 王岳环,张天序
    针对用于红外小目标预检测的基于局部对比度的注意机制 ,分析了其非线性采样模型参数与预检测生成的显著性图中目标 /背景信噪比的关系 ,为模型的参数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 ,在分析预检测算法计算量的基础上 ,比较了采用该预检测算法和不采用预检测算法的小目标检测之间的计算量差异 ,证明了采用预检测算法可以大大提高小目标检测的计算效率
  • 吴巍,彭嘉雄,叶斌
    提出了利用形态学上的top hat算子对红外小目标检测的方法 ,对图像进行形态学滤波 ,对滤波后的图像进行分割 ,然后依据目标运动的连续性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连续滤波 ,从而检测到目标 .实验表明 ,该目标检测方法十分有效
  • 袁炜,朱光喜
    利用视频对象内部的变化具有时间相关性 ,可以克服在对象边缘处的分块的可供参考的运动矢量很少或者没有所造成的预测困难 ,提出了一种结合时间和空间相关性来预测起始搜索点的视频运动编码的新算法 ,达到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 鲁平,刘德明,梅进杰,黄德修
    通过对视频编码中均方误差的分析 ,提出了一种计算传输误码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导出一种描述帧间误码传递的数学模型 ,其中包含了对帧内编码和环路滤波的控制 ,并且可以得到比较精确的仿真结果 .对于给定的比特率 ,只需要四个参数就可以描述解码端的综合误码特性 .使用这个模型 ,在已知数据丢包概率的条件下 ,可以通过解码端的最小均方误差 ,选择最佳帧内编码和帧间编码的比率 .
  • 张巍,胡汉平,李德华
    提出了一种通过构造变参数复合混沌系统来实现有限精度混沌系统的方法 .考察了这种方法对混沌信号的功率谱特性和李雅普诺夫指数的影响 .研究表明 ,利用该方法可以方便地生成大量具有良好自相关特性和互相关特性的混沌序列 .
  • 徐春华,余岳辉,彭昭廉,黄秋芝
    鉴于半导体放电管工作时的最高温升决定其浪涌能力 ,通过对器件进行温度场模拟 ,可以明显地看出基片厚度、载流子浓度以及元胞数对器件温升的影响 .因此对不同厚度、杂质浓度的 16元胞放电管进行了浪涌实验 .模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 ,增加元胞数、选择均匀性好和较薄的衬底材料以及采用低扩散浓度方法可以减少放电管工作时的温升 ,改善放电管浪涌能力
  • 郑文衡,陈湘鹏,王乘
    利用均匀介质构成一个具有波的遍历特性的系统 ,初步探讨了随机信号的激励行为 ,研究表明 ,带有某种随机性的输入信号 ,同样能产生确定性的脉冲输出 .并讨论了时间逆转效应和随机共振现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
  • 黄铭枫,唐家祥
    采用遗传算法 (GA)来确定在被动控制高层建筑中每一层阻尼器合适的安装数量 .根据阻尼器的耗能特性及建筑规范对抗震结构的要求来设计评价函数 .其中选取了建筑物各层在整个反应时程加速度响应的方均根值、建筑物顶层位移响应的最大值、阻尼器的数量、及阻尼器的耗能情况来分别考虑高层建筑的震动控制、位移控制、经济性和各层阻尼器的工作性能 .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表明 ,用这种方法能得到一种在被动控制高层建筑中阻尼器分布的优化设置方案
  • 谢百义,王元汉
    利用AutoCAD二次开发软件包ObjectARX ,采用VC + +及Fortran语言编程 ,开发了适用于岩土工程领域 ,集铁路边坡支挡防护设计及计算、软基底路基设计及计算为一体的CAD软件系统 ,并应用于生产设计 ,大大提高了设计生产效率及设计质量 .介绍了该软件的各组成部分的编程思路、模块技术内容、软件特点 ,以及其应用情况等
  • 李胜利,钟生辉,李劲
    计算了电场中单组分和双层组分球形催化剂上电场的分布 ,结果表明 :对单组分催化剂 ,为提高催化剂中场强 ,应减小其介电常数 ;对双层组分催化剂 ,为提高外层中场强 ,应提高内层载体介电常数 ,同时减小外层介电常数 .对上述两种情况 ,为兼顾球表面场强 ,介电常数存在合理值
  • 任士焱,张智杰,周小雄,周术
    针对传统磁调制式直流大电流比较仪建立数学模型 ,通过理论研究和计算机仿真 ,分析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从而提出了双重磁检测器直流大电流比较仪的改进方案 ,同时进行了样机改制 .以实际的样机为对象 ,给出了样机改制前后的稳定性研究结果 .
  • 任士焱,张智杰,刘晓军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交直流电流比较仪 ,分析了它的暂态响应特性 .这种新型电流比较仪实际上包含了自平衡直流比较仪和电子补偿式交流电流互感器的所有功能 .测试表明传统的暂态电流互感器测量误差达到 5 %~ 10 % ,而用新型交直流比较仪的暂态电流测试误差小于 1% .
  • 常黎,周建中
    针对大型水电工程施工系统的特点及对控制、维护与管理方面的需求 ,在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先进控制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基础上 ,研究了大型水电工程施工控制、维护、管理集成系统 ,并对施工设备的故障诊断、成本分析模型和优化调度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 常黎,龚飚
    针对三态式电液随动系统以及模糊PID控制器开展研究 ,在此基础上构成新型水轮机调速器 ,以提高水轮机调节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本方案在许多方面优于传统的PID控制方案 .
  • 桂中华,韦彩新,张双全,章志平
    提出一个大型水电站水电机组故障诊断系统 .论述了系统的组成和系统建造过程中规则的表示、推理机制等重要功能模块 .选用基于MYCIN不精确推理模型的不精确推理方法 ,同时采用正向推理方式 ,能对机组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故障及时做出诊断
  • 王利恒,李昌禧
    基于剪应力原理自行研制了动刀式浓度变送器 ,其传感器是一个单自由度机械可动系统 ,通过力发生器驱动测量元件垂直于介质的流速方向摆动 .由于阻尼力和介质的浓度相关 ,因此可由测量元件的动力学特性测得介质的浓度 .该变送器克服了静刀式变送器测量的缺点 ,不受流速的影响 .应用结果表明 ,该变送器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 .
  • 高峻,朱梅林,吴利民
    建立了以扭矩和烟度为输出参数的柴油机稳态神经网络模型 .并根据所建立的模型针对东风汽车公司制造的 6BTA柴油机的扭矩和烟度进行了神经网络的计算分析 ,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基本相符 .同时对某一工况稳态烟度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 .
  • 陈冬林,尹建军,郑楚光,邹春
    提出了可调卫燃带的物理模型 ,计算和分析了可调卫燃带隔热板主要热物理参数对各层隔热板内壁温的影响 ,并据此给出了隔热板安全工作时隔热板材料导热系数和厚度的推荐值 .传热计算表明 :如隔热板材料采用推荐的导热系数和厚度 ,当 2层隔热板重叠时内外层隔热板不需要冷却保护 ,而 3层隔热板重叠时只有外层隔热板内壁温度超过耐热钢允许的工作温度 ,因而应对外层隔热板采用冷却保护措施
  • 邹春,郑楚光,周力行
    采用Bilger提出的条件矩模型对CH4 CO2 湍流射流扩散燃烧进行了数值模拟 .对于湍流流动和混合分数场采用k ε f g模型 ,对于组分浓度场采用条件矩模型的抛物线型方程 .将速度场、温度场和主要组分 (CH4和CO2 )浓度场的模拟数据与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照 .结果表明条件矩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扩散燃烧的火焰结构 ,是湍流燃烧模型研究的一种值得探讨的有前途的方法 .
  • 马连湘,刘志春,李庆领
    利用风洞实验 ,研究了Re =1× 10 4~ 1× 10 5范围内滴形钉头管在不同攻角下的流阻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 ,攻角对滴形钉头管的流阻特性影响显著 ,流阻最小值出现在攻角α为 180°时 ,最大值出现在攻角α为10 0°~ 110°时 .还给出了不同攻角下Eu与Re之间的关联式 .
  • 张述林,罗启芳
    根据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采用健康影响指数评价法 ,确定了某源水与自来水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 .分析中还发现 ,凡源水中出现的有机物 ,出厂水中几乎仍然存在 ,水厂出水中有机物的种类均多于源水的 .某些有机物在源水中并不存在 ,而出厂水中可以检出 .如B水厂平水期检测 2 5项 ,其中 6项有机污染物在源水中未检出 ,而在出水中检出 ,出水中另有 6项有机污染物比源水的高
  • 王心介
    讨论dGΔkk(A)的性质及相关问题 ,这里G是m次对称Sm的子群 ,Δkk(σ) ( σ∈G)为群G的表示Δ的主对角线上的元素 ,dGΔkk(A) (简记为dGkk(A) )表示由Δkk诱导的矩阵函数 ,χ是Δ所提供的特征标 ,而dGχ(A)则表示由 χ诱导的矩阵函数
11 2024
主 管:教育部
主 办:华中科技大学
主 编:李元元
刊 号:ISSN 1671-4512
    CN 42-1658/N
邮 发:国内 38-9
    国外 M 487
联系我们
地址:武汉市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
邮编:430074
电话:027-87543916
   027-87544294
邮箱:hgxbs@mail.hust.edu.cn
网址:xb.hust.edu.cn
微信:hustxbs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