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过刊浏览目录信息

目录信息


第35卷,第4期
刊出日期:2007年04月
  • 张天序;冯军;翁文杰;赵广州;
    针对目标成像中出现的尺度变化和轮廓畸变等问题,提出了飞机目标的多视点多尺度轮廓畸变图像仿真方法.采用MultiGen建立目标的精确三维模型,先通过高斯球仿真其不同视点图像,然后由多视点原始级别图像轮廓通过高斯金字塔进行模糊降分辨率处理,最后对不同尺度图像轮廓叠加不同强度的高斯噪声.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生成的图像能逼真地模拟实际图像,可作为ATR系统性能测试所需实验数据.
  • 谢松法;彭嘉雄;何南忠;施保昌;
    针对噪声图像的边缘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圆邻域和环算子的边缘检测方法.首先,在像素点的一个适当的圆邻域内取若干个同心圆环,将这些圆环上的灰度值按径向进行加权平均,得到该像素点周围一圈各等距点上的平均灰度值,这些灰度值可构成一个周期序列;然后根据Sobel和Prewitt等算子的设计思想,构造出一类高通的环算子,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计算周期序列与环算子的循环卷积,其最大值则作为像素点是否为边缘点的判据.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含有噪声的图像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 郑胜;田岩;柳健;崔亮;
    把散度的概念引入到图像分析中,考虑到图像在不同方向上的性质不同,提出了一种基于散度的相关性拉普拉斯变换不同焦点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对源图像进行相关性拉普拉斯分解,获得图像的低频和高频分量;然后对低频分量采用平均能量法进行融合,对高频分量利用图像梯度场的散度作为显著性特征进行融合;最后对融合后的图像分量进行拉普拉斯反变换重构出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保真度更高,边缘信息保留性能更好.
  • 粟栗;王小非;郑明辉;崔国华;
    设计了一种基于RSA体制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身份认证方案.其安全性基于大整数的分解难题,能抵抗包括网内攻击的多种攻击.用户请求采用预计算的方式,有效减少了实时计算量,满足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户请求的实时性要求.与基于离散对数的方案相比,本方案用户端和网络中心的计算量与存储量少,能高效实现连续请求.理论分析表明:本方案安全性高,计算复杂性和通信量低,网络中心存储量低,符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要求.
  • 赵贻竹;赵彦华;鲁宏伟;孔华锋;
    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公式的信息反馈模型BIF.当系统拒绝用户对资源的访问时,BIF通过计算在当前的条件下改变某些访问条件的可能性,把用户的访问条件的替代方案限制到一个小而有用的集合,系统将具有最大可能性的选项反馈给用户.用户根据系统的反馈改变访问条件从而成功访问资源.BIF引入附加策略来保护敏感策略,在此过程中不会泄漏任何危及到系统安全和机密性的信息.实验证明,BIF模型在保护了系统敏感信息的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及访问成功的几率.
  • 张爱华;林园;郁继锋;夏洪涛;
    针对反向代理应用中存在着的网页内嵌URL问题,提出了前置URL控制机制,构建了该机制的总体模型,包括URL定向模块、预分析器、HTML/XML解析器、URL修改模块和COOKIE修改模块各部件.论述了模型的核心技术——动态脚本的HTML解析和XSL/XML联合解析,提出了异地代理的解决方案.在Apache/Linux下实现了该模型原型,对其功能进行了完整测试,包括性能负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机制能高效地完成预期目标.
  • 谭辉;陈莘萌;顾进广;
    为了克服现有数据网格体系中对数据源支持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的数据网格处理机制;给出了在OGSA和OGSA-DAI数据网格体系结构上支持基于语义的数据处理系统总体结构,包括利用基于本体的语义来封装各个异质数据源;通过Mediator-Wrapper结构实现了对各种异质数据源的支持,并构建虚拟数据源VDS来支持OGSA-DAI接口标准.讨论了基于语义的数据访问机制:利用语义知识扩展XML查询语言实现语义层次的数据访问能力;设计了新型的网格通信语言支持各结点在知识层面进行合作与协调.
  • 刘振元;王红卫;
    给出了先序活动和后序活动的基本定义,讨论了运用深度优先搜索进行先序活动和后序活动标定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基于堆栈机制的标定算法.根据关键路径法和串行调度原理,论述了先序活动和后序活动时间参数计算的方法,并以实例阐述了计算原理.这种方法可以应用到大型工程调度和资源受限的工程调度策略研究中.
  • 肖道举;彭涛;陈晓苏;
    基于霍夫变换的基本原理,针对其在进行直线检测中存在的不足,利用误差扩散理论分析了在霍夫变换过程中的误差,研究了影响误差的因素.分析表明,直线的参数估计不仅和图像噪声有关,而且与直线的位置有关,直线到原点的距离越近,误差就越小,即对直线的检测精度就越高.提出了利用窗口移动的方法来寻求最优特征点和限制角度变换范围,结合最优特征点和误差扩散的理论,给出了一种改进的直线检测算法.在直线检测的精确性要求比较高的情况下,该算法能很好地满足要求.
  • 付卫红;杨小牛;刘乃安;曾兴雯;
    针对目前大多盲源分离算法只适用于实信号,而在通信对抗中处理的一般都是通信复信号这一问题,推导了一种适用于通信复信号的盲源分离算法.该算法以Kullback-Leibler发散度作为信号之间独立性的测度准则.另外由于自然梯度比随机梯度性能更优,因此利用代价函数的自然梯度进行优化,根据白化后信号混合矩阵为正交矩阵的结论,对分离矩阵做正交性约束,推导出了算法的迭代公式.仿真结果表明,即使在有噪环境下,该算法也能够有效地分离出源信号.
  • 鲁放;黄载禄;
    利用TH-UWB系统信号的特点,采用串行干扰消除检测方法,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多用户检测器.该检测器采用多级检测结构,依据用户脉冲被干扰的情况来确定检测顺序,受到干扰最小的用户最先进行检测判决.前一级的检测结果反馈回来重建该用户的信号,然后从接收的信号中消除.该检测器使每级检测的处理增益最大化,从而取得较好的检测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检测器取得了远优于单用户匹配滤波检测的性能.
  • 戴彬;王芙蓉;刘见;
    为了提升自组织P2P实时应用中节点的路由效率,提出了基于MCC聚类模型的路由算法.通过通信节点的特征来组织虚拟的网络拓扑,并利用通信行为的特点来构造路由算法,有效地提升了特征值相似和经常通信节点间的路由效率.在MCC聚类模型中采用了多维的虚拟坐标系,支持多特征值的非精确路由方式,更适合自组织的通信应用.为兼容现有VoIP/IM系统,采用了改进的CAN算法来支持异构网络节点的融合.
  • 陆震;葛建华;王勇;
    基于为MIMO-OFDM系统设计了一种训练序列,并给出了相应的信道估计算法.提出使用PN序列代替传统OFDM系统中的循环前缀作为训练序列,并且不同发射天线选择相互正交的PN序列,利用PN序列的自相关性和互相关性,采用时域相关的方法估计多信道.与传统采用频域导频的信道估计器相比,该方法由于无需矩阵求逆,能够大大降低计算复杂度,同时PN序列作为OFDM符号的一部分可以实时估计信道,具有跟踪时变信道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估计是无偏的,而且均方估计误差极小.
  • 刘玉;叶俊;王长强;
    针对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的随机信号发生及数据采集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在LabVIEW环境下开发的虚拟仪器程序来控制数字I/O板卡的解决方案.发送端利用程序控制高速数字输入/输出板卡,产生随机信号用于实现光子路径的随机选择.接收端采用缓冲周期测量的计数方式,采用两个计数器记录两路随机信号的信息,通过程序来完成对计数器板卡的控制,将采集到的数据保存在两个本地文件中,以用于后续的数据处理分析.本方案具有易于开发和调试、维护方便、应用灵活、成本低等优点,已经成功用于基于B92协议的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
  • 周东祥;宋委远;王鹤;周新民;
    将BP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气敏传感器阵列测试系统中,对测试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用改进BP算法对不同浓度的目标混合气体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并以图表形式输出结果.研究表明,网络经过多次训练及测试后,基本上克服了半导体传感器因存在“交叉敏感性”而影响输出的缺点,提高了测试准确度,总体性能较好.
  • 邹雪城;范文;郭旭;
    提出了基于人类视觉系统(HVS)的应用于液晶显示中半色调处理的客观评价方案.该评价体系不受主观因素的干扰,通过选取改进的符合人眼视觉特性的对比度灵敏度函数(CSF)模型,分别计算出经6种常用半色调技术处理前后图像的加权信噪比,用Matlab对各种算法的处理效果进行模拟,结合主客观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表明该评价方法对选择用于液晶显示的半色调处理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深入理解和改进半色调技术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 江建军;吴挺华;邸永江;何华辉;
    采用Taylor-Ulitovsky方法制备了非晶态玻璃包覆Fe基微丝,合金芯直径为16μm,玻璃包覆层厚度为3μm.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非晶态玻璃包覆Fe基微丝进行了组织和结构分析,并采用微波网络矢量分析仪测量了试样的微波电磁参数,计算了样品在2~18 GHz的反射率曲线,结果显示在高频时玻璃包覆Fe基非晶微丝阻抗匹配性好,吸收率高.
  • 周雁翎;钱林;吕文中;汪小红;
    研制了一种用于相控阵雷达的新型铁电体陶瓷移相器.利用四级阻抗匹配技术有效解决了铁电体陶瓷移相器中高低介电常数材料间的匹配问题,设计出了移相器的整体结构.研制出了BST基铁电体陶瓷材料,其介电性能的静态介电常数为98~100(3.2 GHz)、高频损耗为0.004 7(3.2 GHz)、调谐率约为15%(E=5 kV/mm).利用上述材料实现了铁电移相器的制备.实验结果表明:当外加偏置电压为12 kV时,该移相器可实现360°相移,在10%带宽内驻波比小于1.35,移相器损耗小于3.5 dB,功耗小于0.4 W.
  • 熊钢;周东祥;龚树萍;
    研究了B2O3对陶瓷的烧结性能及微波介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2O3的掺入能使Ca[(Li1/3Nb2/3)0.95Zr0.15]3+δ(CLNZ)陶瓷体系的烧结温度降低160~210℃,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随B2O3掺入量增加,但烧结温度对其没有明显影响.在990℃,掺入质量分数为1.0%的B2O3,陶瓷微波介电性能最佳:εr=33.1,Qf=13 700 GHz,τf=-6.8×10-6/℃;而且,掺入2.0%的B2O3,在940℃烧结4 h,能获得介电性能良好的陶瓷,其εr=31.4,Qf=8 700 GHz,τf=-5.2×10-6/℃.
  • 晏伯武;姜胜林;周东祥;
    为制备凝胶注模成型所需的高固相低粘度的锆钛酸铅陶瓷浆料,分别用分散剂聚甲基丙烯酸铵和柠檬酸三铵进行试验.研究了分散剂聚甲基丙烯酸铵、浆料pH值和固相含量对浆料粘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分散剂最佳用量为陶瓷粉体质量分数0.30%~0.45%、浆料最佳pH值8.5~11.0,此时可制备体积分数50%、粘度小于1 Pa.s,适于凝胶注模的稳定锆钛酸铅浆料.其中当分散剂质量分数为0.30%时,烧结陶瓷有较好的微观结构.同时,对干压成型中不同粘合剂的作用效果进行了比较.
  • 邓毅华;周东祥;庄志强;
    研究了添加Co2O3对0.85PZT-0.15PZN陶瓷的压电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o2O3掺杂量从0增加到0.4%,介电损耗因子tanδ大幅降低,同时压电常数d33和介电常数εr降低.当添加质量分数为0.4%的Co2O3时,tan,δd33,εr分别由未掺杂时的0.024,360 pC/N,1 100降低到0.003,220 pC/N,600.当添加Co2O3超过0.4%时,d33,εr,tanδ的下降趋于平缓;当添加Co2O3超过0.7%时,陶瓷的漏电流增加,难以极化.实验发现,添加质量分数为0.4%的Co2O3比未掺杂陶瓷的烧成温度降低了近100℃,并且形成了晶粒尺度在1.0~2.5μm均匀致密的陶瓷.
  • 朱海红;程祖海;余亮英;欧阳德祥;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强激光作用下的超薄微通道水冷铜镜的温度场分布和热变形进行了系统模拟,研究了超薄微通道水冷铜镜的结构对镜面变形峰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水冷可以大大降低镜面变形的峰谷值;水冷铜镜的结构对镜面变形峰谷值有很大的影响.镜面厚度、水槽尺寸以及水冷区域的大小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以水冷区域的大小影响尤甚.与当今广泛使用的水冷镜不同,本研究表明水冷区域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有一个最佳值.
  • 张彦敏;成泽;
    在改进的Lee-Low-Pines(LLP-H)变换基础上引入单模压缩态变换来处理磁极化子的哈密顿量,并在定态矢下求期望值,应用变分法求得压缩磁极化子的基态及激发态能.结果表明:a.压缩态的引入使磁极化子的能级降低;b.磁极化子的压缩程度随着磁场的增大而减小;c.磁极化子能级的修正随着电-声相互作用的增加而增大;d.回旋质量-m0*,+1及-m1*,0都比电子的裸质量小,但-m0*,-1在强磁场时却比电子的裸质量大.
  • 李成德;程衍富;
    在重电磁场理论背景下,探讨了用激光通过强磁场探测轴子的高精度实验中光子静质量效应的大小和影响,并与调制扭秤实验给出的光子静质量限作比较.结果表明:此类实验中光子静质量效应对轴子质量限的影响很小;实验给出可能的光子静质量限mγ<1×10-3eV,精度远小于调制扭秤实验给出的光子静质量限精度,扭秤实验仍是目前检测光子静质量的有效手段.
  • 刘益才;黄谦;曹立宏;郭方中;
    讨论了热声热机谐振管声场中基频能量的漂移现象,对不同形状谐振管中声场分布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了声源在指数型号筒中输送声波的条件,指出其频率必须大于号筒截止频率.结果表明:a.指数型号筒具有抑制高低次谐波的作用;b.谐振管形状的配置原则为:在声源前面布置一段渐缩声管,然后依次是过渡声管、渐扩声管,这样就可以在谐振管中得到一定频带范围内(fc1
  • 吴钢;王惠龄;谢江波;唐跃进;
    阐述了35 kJ高温超导磁储能系统及其实验装置,通过对直接传导冷却超导磁储能磁体进行电流加载实验,对磁体进行了动态热分析.研究表明:在变流器对超导磁储能磁体充放磁储能过程中,磁滞损耗是功率损耗的主要部分,对磁体温升影响最大;减小变流器直流侧频率有利于抑制磁体温升.基于热稳定性分析了导冷结构的优化因素,指出直接冷却导冷结构应强化关键部位(磁体上部)的传热,以减小磁体轴向温差.
  • 丁国忠;黄素逸;苏顺玉;舒水明;
    在间隙为1 mm和1.5 mm的垂直环形通道内,以去离子水为工作介质,对内外管通电加热,进行了环形狭缝通道内干涸点的实验研究,实验压力范围为0.1~0.3 MPa,质量流速为6~60 kg/(m2.s).实验得到了不同质量流速对应的热流密度及其干涸点位置,并且有可再现性.实验结果表明干涸点随着质量流速的增加后移.给出了计算环形狭缝通道干涸点的计算关系式.
  • 黄荣华;贾省伟;梁前超;王兆文;
    为了提高燃气轮机仿真的精度,采用变比热容的计算方法,并考虑了油气比和排压的变化,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一种非线性的考虑容积惯性的双轴燃气轮机动态仿真模型.该模型中各个模块分别对应于具体的机器部件,物理意义明确,且单个模块的独立性比较好,具有较强的扩展性.仿真结果和试验数据比较表明:此仿真模型能够将运算偏差控制在3%以内,较精确地反映系统的动态特性,且与以往的仿真模型运算结果相比较,相对准确度可提高55%以上.
  • 付波;周建中;彭兵;安学利;
    以水轮发电机组固定式刚性联轴器平行不对中故障为研究对象,从动力学角度推导不对中机理,建立平行不对中弯扭耦合振动微分方程.基于该微分方程,理论上分析了弯振、扭振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转速、质量偏心、不对中量和阻尼系数等几方面进行弯扭耦合振动数值仿真.仿真计算表明:弯振与扭振通过固结于转子的偏心质量相互耦合;弯振主要包含工频成分,不对中越严重,工频所占比例越大.扭振包括极大的直流分量和少量倍频成分,过大的直流分量对机组安全不利.
  • 管涛;李利军;段利亚;王乘;
    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单应性变换的三维注册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基于标识的三维注册系统中的误差积累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对仿射变换鲁棒的特征点检测方法——边角点法,确保每个特征点位于多条直线的交点上,最大限度消除特征检测结果的随机性及其对特征匹配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采用基于全局单应性矩阵的虚实配准方法,利用前一帧所对应的全局单应性矩阵对初始图像作射影变换,并将变换后的图像与当前图像做特征匹配,直接建立当前帧与初始帧之间的单应性关系,从而解决了传统方法所存在的误差积累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有效可行.
  • 朱四荣;李卓球;宋显辉;
    以由碳纤维布作为界面层的混凝土及碳纤维混凝土为例,根据混凝土层间接触电阻的变化,对剪切荷载及弯曲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界面粘接性能及剪切强度进行电学参数变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素混凝土层间接触电阻随着层间粘接松动而增大,当发生粘接破坏时,则急剧增大;碳纤维混凝土层间接触电阻随着剪切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发生剪切破坏时,则急剧增大;碳纤维混凝土层间接触电阻的敏感性比素混凝土层间接触电阻对界面粘接及剪应力的敏感性要好,低应力作用下,碳纤维混凝土层间接触电阻随应力明显变化.
  • 夏旻;肖汝诚;吴剑波;
    以主跨460 m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巫峡大桥为研究对象,应用双重非线性有限元法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参数研究.研究参数包括初始缺陷、荷载形式及其作用方式、体系温度、矢跨比、管内混凝土强度、含钢率等.分析结果表明:初始缺陷、集中荷载作用方式以及体系温度对结构极限承载力影响不明显;均布荷载的作用方式、矢跨比、管内混凝土强度以及含钢率是影响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几个关键因素.
  • 谢洪阳;龚文惠;王元汉;
    提出粘弹性三维点辐射8结点无限元模型,以坐标原点为极点,以球面为人工边界,用边界点的坐标和位移表示无限元内部任意点的坐标和位移.坐标映射函数和位移函数简单明了,能够方便地反映无限域内位移场的衰减特点.推导了辐射无限元的辐射阻尼矩阵.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弹性半空间的弹性恢复力和辐射阻尼,数值计算时只需对边界进行无限元的单元划分,无需基本解.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度.
  • 郑波;王安稳;
    运用有限元特征值分析方法对应力波作用下直杆塑性分叉动力失稳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应力波理论和相邻平衡准则导出了直杆塑性动力失稳时的有限元特征方程,方程中考虑了应力波效应及横向惯性效应,把直杆的塑性动力失稳问题归结为特征值问题.通过引入直杆塑性动力失稳时的波前约束条件实现了此类问题的有限元特征值解法.
  • 钟伟芳;张小春;梁以德;
    引入参数β=μx/μy,将正交各向异性板反平面裂纹问题的基本边值问题转换为正交各向同性的形式,反平面裂纹问题的位移和应力在正交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异性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比拟关系非常简单,使问题的求解更为方便.为了说明这个比拟方法,分别求导了含有内部裂纹和边缘裂纹的正交各向异性板Ⅲ型二维裂纹问题的William′s一般解.这些William′s一般解对于用FFEM和其他数值方法来求解正交各向异性板反平面裂纹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比拟变换方法能有效地简化正交各向异性板Ⅲ型裂纹问题的求解.
  • 陈建桥;丁亮;
    将无网格局部彼得罗夫-伽辽金(MLPG)方法应用于功能梯度材料(FGMs)的三维瞬态热传导问题.推导了三维瞬态热传导问题的基本方程,在此基础上用Matlab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对分析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考虑变物性(与温度相关的材料属性)对稳态时的温度分布有很大影响,且组分材料不同的空间分布形状对结果也有很显著的影响.
  • 李万平;王小庆;谢华;
    在风洞平板湍流边界层外层引入圆柱尾涡的周期性扰动,在尾流干扰下的湍流边界层内进行测量,对相位滞后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给出了湍流边界层内的雷诺应力和壁面脉动压强相对于边界层内的大尺度结构变形率的相位滞后沿壁面法向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剪切湍流涡粘模式中的涡粘系数应该是随时均流梯度变化的复数形式.
  • 吴高明;袁松虎;黄艳超;陆晓华;
    对典型的含氮杂环有机物吲哚,采用阳极氧化和电芬顿法进行了降解研究.结果表明,吲哚在阳极氧化和电芬顿体系下可达到68%和97%的去除效果,而相应的TOC去除效果分别为15%和38%.通过盐桥将阴阳极室隔开后的处理结果表明,吲哚的主要降解途径为阳极氧化和羟基自由基氧化,依次经氧化吲哚和靛红后开环,部分吲哚在反应过程中聚合为二聚体.
  • 邱于兵;丁鹏;金名惠;郭兴蓬;
    模拟新疆库尔勒土的现场条件,通过室内模拟腐蚀试验和微观分析,对X70钢在该土壤中的早期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X70钢在新疆库尔勒土中早期腐蚀为典型的溃疡状局部腐蚀,发展速度很快.早期腐蚀以腐蚀孔和腐蚀斑两种形态开始,随后向横向和纵向扩展,横向扩展速率相对较快.含水量对早期腐蚀状态和发展速率有明显影响.腐蚀区域绝大部分被腐蚀产物覆盖,产物层疏松、多孔.产物成分以Fe的氧化物为主,同时含有Fe的氯化物.
11 2024
主 管:教育部
主 办:华中科技大学
主 编:李元元
刊 号:ISSN 1671-4512
    CN 42-1658/N
邮 发:国内 38-9
    国外 M 487
联系我们
地址:武汉市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
邮编:430074
电话:027-87543916
   027-87544294
邮箱:hgxbs@mail.hust.edu.cn
网址:xb.hust.edu.cn
微信:hustxbs
关注微信公众号